联合国大会预计今日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联合国大会将于周三就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事谴责俄罗斯,并要求莫斯科停止战斗,撤出军队。
分享新知,自由传播
联合国大会将于周三就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事谴责俄罗斯,并要求莫斯科停止战斗,撤出军队。
外交官们表示,截至周二晚间,联合国大会193个成员国中有近一半已成为“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这份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
这与俄罗斯上周五在安理会 15 个成员国中否决的一项决议草案类似。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拥有否决权,西方国家外交官预计这项需要三分之二支持的决议将获得通过。
“俄罗斯的战争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出坚定和负责任的决定,并选择站在某一方,”德国外长 Annalena Baerbock 周二在联合国大会上说。
尽管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没有约束力,但其具有政治影响力。
决议草案案文 “要求俄罗斯联邦立即、彻底和无条件地从国际公认边界内的乌克兰领土撤出其所有军事力量。”
预计将会有数十个国家正式放弃投票,或者根本不参与投票。上周,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就乌克兰危机进行了两次投票,中国、印度和阿联酋投了弃权票。
阿联酋驻联合国大使 Lana Nusseibeh 周二表示:“我们必须为外交出口留出空间。”“渠道必须保持开放,那些投弃权票的国家与普京总统有这些渠道,我们将利用这些渠道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提供帮助和支持。”
联合国大会将在安理会周日决定召集的一次罕见的紧急特别会议结束后进行投票。俄罗斯无法否决这一举动,因为这只是一个程序问题。
在投票表决前,100 多个国家将发表讲话。
联合国目前的这些举动与 2014 年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后发生的情况类似。
当时,安理会曾就一项决议草案进行了投票,反对就克里米亚的地位举行全民公投,并敦促各国不要承认它。该该决议案被俄罗斯否决。
联合国大会随后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全民投票无效。该决议获得 100 票赞成,11 票反对,58 票弃权,另有 24 个国家没有参加。
来源:REUTERS;编译:POLARZONE
Cookie | Duration | Description |
---|---|---|
cookielawinfo-checkbox-analytics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Analytics". |
cookielawinfo-checkbox-functional | 11 months | The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to record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Functional". |
cookielawinfo-checkbox-necessary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s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Necessary". |
cookielawinfo-checkbox-others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Other. |
cookielawinfo-checkbox-performance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Performance". |
viewed_cookie_policy | 11 months | The cookie is set by the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and is used to store whether or not user has consented to the use of cookies. It does not store any personal 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