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24日 00:39

“新冠清零”政策退出之路究竟要通往何方

1 月 27, 2022

中国的“清零”立场与世界其他国家格格不入,已经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当局担心医疗保健体系应对和适应新病毒的能力,至今仍然难以确定其退出战略。

中国医疗专家去年曾认为,随着其他国家的感染率下降,中国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当局最终将会放松对人员流动和检测的严格规定。

然而,高传染性的Omicron变种的出现粉碎了这些希望。

尽管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做法“不可持续”,但许多中国的卫生专家——以及一些来自海外的专家——均表示,鉴于其卫生系统不够发达,中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坚持下去。

一些人甚至认为,如果能将Omicron变种挡在门外,中国经济甚至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

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的防控成本效益非常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Kristalina Georgieva上周呼吁中国“重新评估”自己的做法,称这种做法现在已成为中国和全球经济的“负担”。

但中国担心,降低防控力度的成本可能会更高,尤其是在中国医疗保健体系落后于其整体发展的情况下。

澳大利亚珀斯科廷人口健康学院的国际健康教授Jaya Dantas说:“由于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政府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怀有疑虑是理所当然的。”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有470万名注册护士,每千人有3.35名注册护士。美国大约有300万,每千人9名护士。

中国也很担心新变种的风险,特别是在其拒绝进口外国疫苗的情况下。研究表明,中国的疫苗对Omicron的效果较差,而且中国尚未推出自己的mRNA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警告说,“阴险的”Omicron即使被证明没有那么致命,仍然可能导致死亡的绝对数字上升,中国必须对此保持耐心。

他在周末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医疗能力和水平不如英国和美国,但中国的新冠状病毒防控效果远远好于它们。”

中国有关方面已经提高了健康风险的警告声,敦促民众不要理会Omicron不比流感严重的说法,要保持警惕。

周三,中国官方报纸《环球时报》也抨击海外媒体对中国政策的“嘲讽”,称这些政策拯救了生命。

它补充说,外国的批评“是基于对大流行结束的毫无根据的或过早的乐观态度”。

中国国内外专家也对Omicron 变种代表疫情最后阶段的希望表示怀疑。

新南威尔士大学柯比研究所(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Kirby Institute)生物安全研究项目负责人Raina MacIntyre说:“新冠状病毒不会神奇地变成类似疟疾的地方性传染病,其水平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她对路透社表示:“由于疫苗免疫作用下降、逃避疫苗保护的新变种的出现、未接种疫苗的群体、出生和人口迁移等,病毒将会继续引发感染。”

鉴于疫情造成的供应中断,预计中国经济将会放缓。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仍保持了韧性,去年GDP增长8.1%,远超预期。

柯比研究所(Kirby Institute)的MacIntyre说,这不是开放与隔绝之间的“二元选择”,并补充说,“没有必要像澳大利亚目前所做的那样向病毒缴械”。

她说,中国仍有可能以最强劲的姿态走出危机,特别是如果新冠肺炎在其他国家导致广泛的认知障碍、器官损害和其他长期状况的情况下。

“如果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住病毒,他们的人口未来将会保持健康,而美国和欧洲将会在前所未有的慢性病负担下痛苦呻吟。”

来源:REUTERS;编译:POLAR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