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8日 23:01

瑞典八名中国游客疑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 医院一度启动应急程序

8 月 28, 2025

本周二(8月26日),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Kiruna)发生一起疑似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当地医院确认,八名来自中国的游客因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前往急诊就医,院方一度启动应急指挥程序,后在将患者分流至上级医疗机构后恢复常态。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中毒原因,尚未确认具体涉事蘑菇种类。

事件经过

据瑞典电视台(SVT)和广播电台(P4 Norrbotten)报道,当天傍晚,基律纳医院急诊部门接连收治了八名症状相似的患者。这些游客结伴自驾前往瑞典北部旅行,在当地采摘并食用了野生蘑菇后,相继出现胃肠不适、呕吐等症状。急诊负责人称:“一次性接收这么多疑似毒蘑菇中毒的病人非常罕见”,因此医院随即启动所谓的“stabsläge”(危机/应急状态),以便调配额外的医疗人力和资源。

随后,患者被紧急转送至诺尔博滕和西博滕地区的更高等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基律纳医院在完成分流后,宣布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运作。院方并未公布患者的病情细节,仅确认他们均已得到及时救治。

涉事群体与初步判断

多家瑞典媒体报道称,这八名游客为来自中国的自驾旅行团。事发次日,基律纳医院附近仍停放着带有中文牌照的多辆车辆。急诊负责人指出,症状和情况表明,他们可能是在野外自行采摘并食用了某种毒蘑菇。但目前,究竟是哪一种蘑菇引发了中毒,尚未得到科学确认。

专家提示与风险背景

瑞典林地中生长着多种外形酷似可食用种类的有毒蘑菇。专家特别提醒,北部地区常见的“白毒鹅膏”(vit flugsvamp)会严重损害肝脏,而“尖顶毒丝膜菌”(toppig giftspindling)则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肾衰竭。每年瑞典大约有数十人因误食野生蘑菇而中毒。毒理专家强调,即使外观和气味与可食用种类接近,也不可掉以轻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依赖手机应用来辨认蘑菇,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

医院与当局的回应

基律纳医院在通报中表示,启动应急程序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有效协调资源,应对突发的大规模就诊情况”。医院强调,此次情况仅涉及这一小群体游客,对社会公众并不存在广泛风险。警方尚未发布与案件相关的进一步通告,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存在刑事因素。

社会反响与安全提醒

此事件在瑞典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媒体普遍以“八人中毒,医院短时进入危机状态”为核心报道要点。部分评论指出,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在陌生环境中擅自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的风险。瑞典真菌学会也呼吁民众和游客:“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确认,不要食用任何自采蘑菇。遇到疑问,请向专业协会或毒物信息中心咨询。”